4月29日,消费者网、北京工商大学新商业经济研究院、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联合发布“在线旅游消费维权舆情报告(2023)”。报告显示,旅游消费中存在部分霸王条款、退款难、大数据杀熟等旅游乱象。
霸王条款问题占比高
2023年在线旅游消费维权舆情中,营销问题、合同问题、数据问题、售后问题占比相对较高;具体看,虚假宣传、霸王条款、退款问题、大数据杀熟等方面都有超过10%的舆情问题比例,亟待改进。
首先,营销问题的舆情占比居首位,其中虚假宣传较为突出。在线旅游平台为了抢占客源客单,往往夸大产品内容,导致消费者实际体验与宣传相距甚远。
合同问题中,霸王条款问题突出。某些旅游平台为制式合同,在具体服务细节上未能明示或模糊处理,消费者在维权中遭遇困难,引发消费纠纷和投诉。据北京日报报道,2023年8月24日,游客赵某网上购买并参加了北京某旅行社组织的“八达岭、十三陵”一日游。旅行社在实际行程中安排了两处购物场所,游客赵某认为违反了合同约定,后举报到文化执法部门。经查,北京某旅行社在组织接待团队游客在京旅游期间,未与旅游者协商一致,擅自指定两处购物场所。该旅行社被处罚款30000元,责令停业整顿一个月。
大数据杀熟问题及售后问题中的退款问题也较突出。不同用户在同一平台同一时间下单同一产品,其价格却有高有低。此外,售后的退款问题舆情占比较高,也反映出在线平台在退款流程方面存在优化的必要。
节假日旅游消费维权高发
在2023年的旅游消费维权舆情数据中,涉及飞猪、同程旅行等传统平台的舆情占75.39%,涉及小红书等新型平台的舆情占24.61%。
从时间上看,1至4月舆情占比呈下降趋势,1月问题舆情占比为11.29%,高于其他月份,4月至12月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10月处于高点,数据量占比为11.33%,与十一黄金周有关。因此,重要节假日也是旅游消费维权舆情高发时期。
慎选合同内容模糊旅行社
报告建议,进一步完善旅游平台的信息公开制度。其中不仅涵盖了经营者信息的公开,更应该包括产品信息,如收费标准、总价格、行程路线、风险提示、安全须知等。确保关键信息不会被放置在文案最底下以小字展示,从而避免模糊游客的视线,干扰他们的选择和判断。同时,要杜绝使用模糊不清的措辞,以免对消费者造成混淆或欺诈,减少虚假宣传的情况发生。
同时,建议监管部门建立健全在线旅游行业信用评价体系,督促平台的自律管理,公示和处罚不良行为,对高风险或失信企业采取限制、惩处等措施,鼓励企业加强服务质量和诚信经营。
消费者在预订旅行产品之前,应该仔细阅读产品页面上提供的所有信息。包括行程安排、价格、费用包含与否、退改签政策等。对于部分未能公示营业执照和旅行社经营许可证的商户产品信息,要谨慎选择。另外还要注意一些隐藏的费用和限制条件,避免因为信息不全面而导致后期不必要的麻烦。如果消费者采取跟团游方式,注意选择正规旅行社签订相对全面的旅游合同,在下订单前要对合同条款认真阅读,正规合同中包含旅游行程有较为全面细致的说明,并包含双方明确责任归属;如果旅行社无法提供旅游合同,或者旅游合同内容模糊,则需要慎重选择该旅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