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经济”企业站上新的“风口” 打开新消费“蓝海”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19 13:06

  12月19日20时30分,一辆满载着羔羊的卡车,开进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东来顺羊肉加工基地。三个半小时以后,远在千里之外的上海,电商平台拼多多举办的年货节开幕,北京老字号的羊肉被售卖一空,这些羊肉便又从乌兰察布送往全国各地消费者的餐桌上。

  “平台经济”的魅力,在于跨越时空限制,在于资源配置最优化,它为“上海购物”注入更多新动能。放大镜下细看上海互联网企业,大都以平台经济为主,重视技术、服务至上、追求共赢……它们继承着上海这座城市的商业基因和产业基础,用新优势打开了新消费的“蓝海”。

  重视技术,新赛道上挖掘新需求

  走过迷茫期的上海互联网企业,在2019年让人刮目相看。就在最近,工业信息化部发布了《2019年1-10月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运行情况》报告,上海互联网行业收入以同比增长37.1%的增幅,超越浙江、北京,名列东部地区第一位。

  全球咨询公司高德纳(Gartner)预测,到2020年,消费者和零售商之间85%的互动都会由人工智能来解决。科技浪潮翻涌,走技术路线的“平台经济”企业站上新的“风口”。成立仅四年的拼多多,看起来是一家电商企业,其实更是人工智能赛道上的出色选手,它通过智能算法推荐,有效地将消费者需求与商家对接,虽身处上海,却轻松挖掘出全国下沉市场的新消费潜力,也完成了电商平台从搜索1.0时代向智能推荐、社交裂变2.0时代的更新。

  紧抓“技术红利”,“平台经济”企业更善于挖掘新需求,找到新增长点。哔哩哔哩(B站)今年刚迈过10周年,它看起来是“Z世代”的游乐园,但本质也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领航者。一年一度的BML大会已是能吸引上万人参加的大型演唱会,“主角”却是“无中生有”——通过最尖端的全息影像,实现虚拟人物与观众互动。充满科幻感的演出场景创造了新需求,引领“Z世代”为优质内容买单。

  服务至上,从消费端挖掘新场景

  上海因商而兴,服务至上是“上海购物”的题中之义,这种特质在第一代互联网浪潮兴起时就已被注入——诞生于1999年的携程,靠旅游服务起家,稳坐全国在线旅游市场头把交椅;成立于2003年的大众点评,是全球最早创立的独立第三方消费点评网站,如今虽与美团合并,但总部依然设在上海。

  互联网技术刷新着“平台经济”的模式和内容,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服务本质并没有改变。如果说拼多多改变的是电商服务方式,那么,小红书则接棒成为90后、00后的生活方式社区,抓住了一二线市场精英人群的消费决策。最近,小红书一口气为Maia Active玛娅、Girlcult、自然之名3个上海本地创新品牌“搭桥”,创造连接供给和需求的新场景。

  以消费者为中心,在各条新航线上,“平台经济”都能挖掘属于自己的独特价值。抓住消费者通勤路上收听音频节目的“痛点”,喜马拉雅FM、蜻蜓FM、阿基米德等一批专业音频分享平台崛起;抓住吃的“痛点”,饿了么生于上海,盒马鲜生把“盒区房”概念推到消费者面前。

  正如上海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秘书长陆雷所说,上海消费者是很挑剔的,“如果你的商业模式能在这里获得成功,连最挑剔的消费者都能满足,那么,就有机会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推广”。

  追求共赢,让新消费更健康成长

  在“上海购物”的首店经济中,餐饮业占据半壁江山。如今,沪上餐饮业正发起一场与对口帮扶地区农产品相关的“精致实验”:云海肴和王品集团不约而同看中了云贵地区的松茸,耶里夏丽和艳域云国料理则看中云南红河市的石屏豆腐和楚雄市的牛肝菌……而连接起餐饮业、消费者和原产地的关键正是平台。

  上海这一轮“平台经济”的崛起,更关注社会责任,“共赢思维”让消费需求、公益扶贫与企业发展实现“共振”。大众点评总经理贾云坦言,在“助力高远”项目中,公司希望推动餐饮业在商业模式成立的前提下做好扶贫事业,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前端有拼购模式、多多果园、游戏等,中台有新农人管理系统、产区管理系统、产品管理系统等,后端有调度与客服系统等,拼多多的“农货智能处理系统”建立起一套强大的“多对多”连接系统,美早大樱桃、湖北秭归夏橙、陕西阎良甜瓜、海南红心木瓜……这些扶贫产品在农货上行的新消费体验中转化成了购买力。

  2019年,上海“平台经济”不仅踩准了节奏,更吸引着更多企业来沪拓展商机。蘑菇街悄悄将公司总部从杭州迁来上海,商汤科技把总部设在徐汇区……这些“平台经济”企业将带来全新竞争力,将“上海购物”品牌打磨得更加闪亮。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